顯示具有 光明與黑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光明與黑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光明與黑暗三部曲




光明與黑暗系列遊戲,相信玩遊戲的玩家必定不陌生,但是真要講使它發光發熱的時候,就是從光明與黑暗續戰篇開始。

遊戲是敘述一代的魔王"達克索"被主角趕跑後,來到"浮士德"意圖要復活黑暗龍,而主角追趕他,遇到意外喪失記憶,之後透過冒險,募集了一堆各有特色的夥伴,打倒復活的黑暗龍,成為傳說的英雄。


這是遊戲封面。

c60eb8317e1edc173768a9fdaedcce68.JPG

這是遊戲背面。

36d3ab21284cbc3fe22d8b0d6594fe3b.JPG

這是遊戲開頭畫面。

9d786f608373b373e623b10ca72159b4.JPG

這是遊戲的宣傳海報,可以看到海報就是標榜著改變RPG的常識,的確續戰篇確實翻掉了許多既有的角色扮演迷思,可操作人物不但出奇的多,連同整個戰鬥畫面也是大大的突破,有玩過光明與黑暗一代的一定知道,其實這遊戲的世界是非常有趣的,各種種族的人們聚在一起,有傳說中的半人馬、矮人、各式動物本質的人種,有如此豐富的人物,在一代中卻只能操縱三個,而且冒險時還看不到三個人物的造型。

而在續戰篇中,這些通通不是問題,遊戲製作小組找到了可以讓玩家更加融入體驗遊戲的方式,這也是續戰篇如此受歡迎的地方。

5ab7ddc91ad77d6fd12100aa96fd11b4.JPG


故事敘述眾神封印黑暗龍。

2a65343a0e6eb549705bd1a86765d34b.JPG

但黑暗龍預言會再回來(I Will come back)

7be02a29486c59e51f0b4212ffa924a0.JPG

千年之後。

d54cf4b1e674c9e0aaee28558fbf6ded.JPG

魯恩浮士德大軍開始侵略大陸各國,一場關乎世界的聖戰即將展開。

76ec46d86b4bef28a4b01539f013ac07.JPG

這是遊戲一進入後的選單,聽這精靈說的故事,就可以進行遊戲了,這種手法有點像是倒敘法,主角們的故事都已經記載在這本書裡面了,而我們的遊戲就是將這本書內的事蹟再一次演譯出來。

898a7a3422483e98094613581e874274.JPG

f4628b9e541c1b2c67fb26ffb7b19f83.JPG

這是遊戲開頭動畫。


遊戲的進行可以說是介於角色扮演與戰棋之間,融合了兩者間的優點,一方面可以像角色扮演一樣,自由行走於各大地圖間。

827d0f2cb47772735f0f2ce3f6534af0.PNG

也能在村落裡面尋找隱藏寶物,進行補給品的採買,與村民交談獲取故事資訊,也能發現可加入的夥伴。

324224f0b6f139b17492a79b8e762c3a.PNG

但是在戰鬥的時候,便會轉成戰棋遊戲的方式,我覺得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一般戰棋遊戲在敘述故事情節方面沒有角色扮演來得流暢,也缺乏角色扮演那種尋找隱藏要素的設計,將兩者合在一起後,玩家無論是在戰鬥還是在村莊補給都能享受不一樣的遊戲樂趣。

像我玩的時候,一定要把每個場景裡每一處都調查過後才肯離開,深怕錯失了什麼隱藏寶物。


遊戲的指令,也採用簡單的四個圖像代替文字,而且還加入角色轉職這樣功能,轉職後,角色造型跟能力都會改變,那時玩這遊戲的目標之一呢!就是看過所有角色轉職後的樣子。

這項系統也大大影響以後製作的遊戲,這些優點都讓台灣的遊戲廠商爭相模仿,比較著名的有漢堂的炎龍騎士團系列,某某公司的光明戰史,其實整個遊戲的框架都是模仿光明與黑暗續戰篇而來的。(奇怪,那時候沒有著作權法的規定嗎? )

1a31ce7c3935849fde682f25806495ab.PNG

遊戲中也有像一般戰棋遊戲的編成場所,下圖就是本陣入口,所謂本陣其實就跟戰棋遊戲每場戰鬥結束後的編成畫面有著同樣的功能,但是又添加了一點點不同的東西。

62de42c0a1c699b337374e9d754d7aa4.PNG

在本陣裡面,你可以看到沒有出戰的夥伴日常生活的樣子,有的在酒吧喝酒、有的躺在床上休息、有的在聊天,這裡彷彿就是玩家的小基地一樣。

04d9887220362e07da6c39a3beea7002.PNG

也可以在本陣中看到目前的出戰人員。

a9050341558ef5ac2e5a316efc79a144.PNG

假設有人員在戰鬥中陣亡,也可以看到變成鬼火的樣子,提醒玩家要去教會幫忙復活。

61c95b25b83cc3eee350a7062b361c7f.PNG


遊戲戰鬥畫面,在當時可說是相當創新,完整的角色造型出現在戰鬥的畫面上,對當時都被勇者鬥惡龍荼毒的玩家來說,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以下是主角戰鬥最後魔王黑暗龍的圖片,分解動作。

在遊戲中角色的攻擊動作是很快的,將動作分解一張一張這樣看也別有一番滋味,可以看到平常不曾看到的模樣。

c0b30ef810151ee75304c6d2f767d6cf.JPG

主角這姿勢真是很帥。

69e9e1316aaa18b137b36a6ebe740928.JPG

劍不見了。

2ac14e9048ce0ca1e93b22a0f44cb693.JPG

1a968518767c89e088e663e35286df8d.JPG


下面是一些不會加入隊伍的角色圖片。

5dc53d488c1a6fdb94d26c74641afc94.JPG cb6ffc7f4e35e3e9c0c2cec9da9c5ec9.JPG 

這是黑暗劍士卡茵脫掉面具的樣子。

a495b09a309593c27bcfc75ccb7ef04c.JPG

5e86a8c05e5a90a6fa39f4734be2d105.JPG


遊戲最後的畫面。

主角手持混沌輾碎劍進行封印暗黑龍動作。

ef78ac02ca4c49e19c8c24f7c7e1a18f.JPG

沒想到封印之後,遺跡開始倒塌,主角用最後一分力氣,把夥伴傳送出去。

b06ed1917b2cae46af0a44f1b335d930.JPG

封印暗黑龍的古代遺跡,也跟主角一起沉入大海。

acbb4105fb8b2213fc856dcdfb241d70.JPG

這遊戲到最後還有一個不解的謎,有破關的人都知道,主角為了封印黑暗龍,手持混沌輾碎劍跟古代遺跡一起沉入大海了。

但是.....這結局畫面似乎又不是這樣....

44d79e0a005555ffb9fce3307db915d5.JPG

0f8bd3d90edb4f32f739d3d55443670e.JPG

df1629e7a85af99d3d644f40b70546e2.JPG

主角忽然出現耕田了,到底黑暗龍怎麼樣了,其實我覺得黑暗龍這個魔王蠻有特色的,只可惜後面的續作都沒有再出現,實在有些可惜,這遊戲是我出生為止,唯一破關超過20次的遊戲,可見有多好玩勒(玩到卡帶都已經讀不到了勒)


這是遊戲裡會找到的特殊服裝。

c18b2d93a74c05d27c33c736a565b461.JPG

下面是隱藏道具,誰可以告訴我這些道具的用處是甚麼啊?說實在話,雖然我玩了很多次,但是這些道具真的不知道可以用在哪裡。

784df9e64fef36fdbafcf4337821532f.JPG 


下面是最終決戰,三場戰鬥的影片,貼這影片讓我想起來,以前並不是每個人想要電動玩具就可以有的,所以許多電動玩具店會推出租玩的服務,大概是每30分鐘10元還是1小時10元,有點忘記了,而我經常就在電動玩具店,看那些租玩遊戲的人在那邊打電動,其實看別人玩遊戲,在小時候也是一種樂趣。

第一戰,打倒守護暗黑龍遺跡的守護者,可以看到影片中的戰鬥方式,輪到該角色的時候,會自動秀出可移動的範圍,這點在當時的戰棋遊戲方面算是一種便利的設定,本來玩家在操作該角色時,最常用的就是移動這個指令,而一般戰棋遊戲多會設置一個移動指令,讓玩家一場戰鬥下來不知道要按多少次移動。

玩續戰篇時,完全不會有這個問題,而且攻擊,魔法,道具的指令以四個方向的簡單圖示呈現,我只需按一個按鈕就可以直接進行動作,不需要像其他遊戲一般,往上往下按好幾下,才能選到自己要的指令。

第二戰決戰達克索,這關最討厭的就是狹窄的通道,四周又有一堆會發雷射的敵人,再加上這關跟最後暗黑龍是連在一起的雙關卡,所以在攻略時,需要小心不讓我方人員陣亡,否則會沒有人力打暗黑龍。

決戰暗黑龍,整個暗黑龍的身體都秀在畫面上,在當時是十分震撼,結局的呈現方式,又讓我想到炎龍騎士團的結局動畫,不得不說,炎龍騎士團真的抄很大。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光明與黑暗續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