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活動的文言文真是B格突破天際,雖然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礙,但這才是天地劫系列該有的傳統,想當初會入[漢堂]的坑,就是因為[天外劍聖錄]那豐富的文學用語。
OP 動畫配上文字可以簡單理解成周安王十九年(大約是春秋戰國時代),羅睺創造的祭劍雙使來到了[明界]準備實行羅睺神的計畫,而這一整個活動其實也是交代了霍雍、冰璃來到[明界]後的故事。
世界上曾有一座迷城,關於它的事情,沒有被歷史所記載。不過自古天地運行,任何事情皆會留下痕跡,善用者便可從中進行探查。(這邊我理解為觀天象)
周安王十九年,天現熒惑守心的大凶之象,各地諸侯並起,天下大亂。
OP 的旁白,我覺得倒數第二句可能是錯的,[授殷天下]應該改成[授周天下],因為周安王是戰國開始的第一個天子,殷商早就給周滅了,這時候冒出來殷商有點不對。
活動的劇情並沒有照時間順序依次開啟,可以把各幕當成獨立的小故事。
就在霍雍、冰璃即將完成[羅睺]交代的任務時,一個神祕的聲音企圖引導著冰璃直面自己的內心。
循著聲音來到一處村莊,竟在此地碰上了首代的祭劍雙使陽寰、陰歙,兩人隱約察覺到冰璃逐漸改變的內心,直言要抓她回[幽界]向[羅睺]請罪。
擊敗陽寰、陰歙後,一名神秘女子現身,看來這一切都是這女人創造出來的幻覺,而她的目的就是想為[明界]免去一場災難。
原作中陽寰、陰歙因為是以[羅睺]的審美觀創造出來的,所以沒辦法承擔進入[明界]的任務,因此[羅睺]才又創造了霍雍、冰璃。
神祕女子是蒙古古神白鹿,主線中有介紹其為[夢境之主],可想而知,經由夢境她一定也察覺到霍雍、冰璃內心的真正想法,因此才現身引導。
[元朔五年]霍雍進漢宮尋找降下[幽城]的方法,然而在這卻遇上了女媧神識繼魂轉世的李夫人,雖然雙方是敵對陣營,但李夫人並沒有要立即與霍雍為敵的意思,也許是女媧神識看到了屬於祭劍雙使之後的命運,就讓一切順著原有的天道宿命發展吧。
待霍雍離去後,神將相胤來找李夫人想要取其魂魄創立[神闕宮],只因經過不斷轉世,女媧神性已經越漸淡薄,日後繼承女媧神識的人,經過幾世沾染塵世間的雜念,不見得會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甚至可能成為萬惡的起源,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決定更進一步以雙魂融一軀的方式,讓每代[齋女]繼承女媧神識時,有了調整其性格的機會。
而早前離開的霍雍既然在漢地找不到想要的東西,便決定把目標鎖定在西域。
[元朔]是西漢的年號。
相胤說[神闕宮]以後不會帶有記憶的活人,這句話可能是指之後[神闕宮]內有的是以創命之法創造的人偶,或者是每代[齋女]接替之時,會以某種祕法刪除宮人記憶。
白鹿與欒正在[莫高窟-千佛洞]敘舊,卻突然發現有人企圖闖入。
來者竟是霍雍,由於此地靈脈充盈,正好適合構築[九渾天動儀],但白鹿身為蒙古古神,怎會任由祭劍雙使在此處建造降下[幽城]的裝置,於是雙方便打了起來。
這場戰鬥異常激烈,但所見全是白鹿藉由兩人執念化作的幻象,戰鬥之中,白鹿隱約感覺到霍雍其實只是慣性執行著[羅睺]交與他的任務,其內心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甚麼?這似乎是日後一個可做轉圜的地方。
這欒應該就是經常在鹿昭依口中聽到的人,看其外表還有壽命之長,推測應該是[地界]的大人物。
[九渾天動儀]出自[幽城幻劍錄],不過這段劇情的語音卻念錯成[九天渾動儀]。
雖然原著霍雍似乎對降下[幽城]有著極大的執念,但是從夏侯儀的誕生,還有其之後與[羅睺]的對抗,對冰璃千年不變的依戀,都可以變相推測出霍雍真正的內心。
藉著[于闐國]國主的指點,霍雍在茫茫大漠黃沙中,尋找到了[樓蘭國],此處乃[地脈節點]所在,對於建造[九渾天動儀]是再適合不過的地方了。
這時的[樓蘭王]沉迷於[墨家]的機巧之術,霍雍於是投其所好,成為其臣下,目的就是要以此掩人耳目,暗地裡完成[羅睺]交代的使命。
[造九渾天動儀、打通幽明兩界]。
這段劇情是補完[幽城幻劍錄]中,霍雍進[樓蘭]之前的事情,以及埋下[墨家]是霍雍所創的伏筆。
[于闐國]國主尉遲修書一封與霍雍,旨意為你我兩人皆在尋找天地運轉之規律,無論起初目的為何?我(尉遲)都想幫你完成這目標。信中流露著想與霍雍結交之意,並且指明可到[賀蘭山]尋找線索。
霍雍兩人到了此處,見此地地脈映射出天上星曜,諸般節點中凝出了[星之晶],這景象竟與[羅睺城]中的某處相似,此時召祐出現,言談中可知霍雍曾為了尋找[星曜之力]前往[齊國],只不過地脈流轉,當時的霍雍並沒有找到。
然而此處的[星之晶]絕非簡單,因[地脈]與[黃泉]連接著,[星之晶]又吸取了[地脈]的靈氣,因此會現出日後因霍雍而死之人的身影,當清除了這些化出的影子後,地上的法陣突然啟動,此時霍雍領悟到了要驅動[九渾天動儀]除了需要[星曜之力]還需[宿曜之陣]來引導這些力量,這恐怕才是尉遲要他來此探查的原因。
這裡對於[幻海黃泉]與[星曜之力]的解釋,還有夏侯儀等人的身影為何會出現一事,我認為遊戲的世界觀並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所有一切都能透過神識同步進行,這在主線劇情第五幕葛雲衣讓尉遲良前往[迦夏之窟]的橋段就可以看出端倪。
這倒不是所謂的平行時空,而是一種[命定論],因為知道了未來的發展,所以當下自己的選擇就要符合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能引導未來的人走在正確道路上,不管怎樣,命運的走向只有一條始終不變。
戰國初年,田氏篡奪姜姓成為齊國諸侯,[齊桓公]創立[稷下學宮],諸子百家皆可在此自由講學、著書論辯,而[康平][墨矩]兩派也在此時以劍論道。
[康平]以召祐為首,而霍雍則是[墨子]身分,最後[墨矩]勝出,霍雍取代了召祐[祭酒]的位置,真正的目的就是[齊國]境內的[泰山],據傳此山乃是[地脈][忘川]之源,或許可以從中查探出天地運轉之規律。
原本姜齊為姜子牙開創,但因後人沉溺於酒色,不理朝政,終被田氏取代,史稱[田氏代齊]。
這段劇情文言文不可直接翻譯,只可意會。但就劇情上來說,只是簡單交代[康平司]為召祐所創,[墨矩]為霍雍所創,至於這會在主線劇情中有怎樣的發展就蠻值得期待的。
就在霍雍即將降下[幽城]的前一刻,想起與尉遲約定[千年後不得進入宿曜之陣],但如今幽明兩界即將打通,這約定又有何意義?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漢軍]於此時殺入[樓蘭]城內,最後霍雍也被神將相胤以[血龍璧]暗算身亡,留下千年後必會重臨的誓言。
尉遲應該也是個能看透時間律法的人物,他早知霍雍無法成功完成[降曜之儀],才會與他做了千年約定。
天地運行自成規律,[天幕]每六十年開啟一次,以此釋放累積在世間的怨念,但羅睺[祭劍雙使]已經掌握了當中規律,為免[羅睺眷族]趁機降下[幽城],所以相胤決定強行干涉天地之律,並以[時輪儀軌]禁錮世間怨念,而[時輪宮]便承擔起此一重擔。
然而違反天地律法必將引起大禍,[天幕]緊閉而[時輪儀軌]還未建成,天地怨念不得疏通,其已凝聚為巨大的[幽煞],[時輪尊者]見此大禍,決定犧牲自己施展[明清心法]盡納怨念於體內。
這劇情解釋了[蝕災]出現的原因,而[煞]就是天地怨念所化,其對世間的傷害不亞於[幽城]降臨,可以說為了對抗[羅睺],世間正道選擇了一條極端的道路,或可保一時太平,然後終有一日將面臨反撲。
此時的春蘭不知道是化為[幽煞]還是召喚[幽煞],但從對談中可以知道她屬於[諦聽]這個組織,本為渡怨而生,立場與如今的[時輪宮]可說是對立的,所以千年後春蘭纏上殷無邪,極有可能是[天玄門]掌握了甚麼可以渡化怨念的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