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買回來玩不到幾天就放棄不玩了,因為整個遊戲的架構東抄西抄,但都不是很有味道,剛好我同時期有在玩MD的光明與黑暗還有太平記,就深深感覺到封神演義中與這兩個遊戲有同樣的系統要素,但都比不上這兩個遊戲,不過後來還是為了不浪費遊戲錢,忍痛花了兩天把它破關,真是折磨人啊!
這是遊戲開頭畫面。
遊戲密碼輸入畫面。
遊戲開頭選單。
下面是遊戲開頭影片。
小時候的怨念區..................
遊戲音樂只有簡單的五首(以現在眼光來看,誰玩都是一小時不到就膩了),重複聽著同樣的音樂,簡直是消磨玩家的耐心。
人物的能力也分配不夠合理,楊戩(能成仙了,在廟裡拜的)竟然跟一個法戒同樣能力,也許法戒是個大人物,只是我沒聽過,可是姜太公的智力會什麼會比黃明低(黃明我真的沒聽過)也比蘇全忠低(同樣沒聽過),另外遊戲中有許多封神演義的人物也都未出現。
整體而言,應該可歸類成遊戲製作人員的資訊收集不足吧?不過以當時的遊戲水準而言,這款遊戲已經算是不差(當然也沒到好啦)
以同期的遊戲來講,我覺得日本製作的太平記就遠遠超過這款遊戲(但我支持國產),這遊戲拿起來回味回味是不錯,不過走陣圖走到累的時候,就不要堅持下去了,因為結局~~~只是隨便挑幾個封神人物來做介紹,看一些工作人員的名單就沒了,感覺非常非常的粗糙。
遊戲是採取地圖過關的方式,每關地圖一開始要決定我方守城的將領,基本上守城將領只是個代表,能力不需要太高,反正敵人接近的時候,可以從城內再派出其他精兵。
在下圖可以看到遊戲中有可視範圍的設定,在敵人接近前是看不到敵人部隊的,但是我想不通有何必要性,如果這是即時戰略就算了,但這是回合戰略,我可以經由 SAVE/LOAD 大法就能清楚知道敵人位置,這設定變的只是讓玩家繁複的操作罷了。
遊戲裡有個很難過的系統,就是陣圖系統,有點類似光明黑暗第一代的迷宮行走畫面,下圖就是陣圖在大地圖上的樣子。
要在陣圖裡面找到陣主,再將陣主打啪,其實是有一定的難度,尤其迷宮走來走去都長的一樣,很容易就膩了,這點很重要(遊戲是消遣不是來折磨人的)
在迷宮內還會不停遇到小兵來消耗闖陣武將的體力。
陣中會有許多的門,可以供玩家當作路標,因為每個陣圖其實都是一個無限迷宮,何謂無限迷宮?就是無止境的迴圈路線,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個圓形的路,不管怎麼走都會走到原點,只有在路線上的一個分歧點,才是正確的道路。
看到蓮花座等於找到陣主了,經過單挑贏了就破陣了,每次玩到這都會很開心,其實遊戲第三關就是十絕陣,十個迷宮,通常很多玩家都在這邊就放棄了,因為走迷宮真的很無聊又麻煩。
另外這遊戲能召降的人太多太多了,除了最後紂王跟陣主以外,上至聞太師(聞仲)下至大眾臉武將(不是偏將就是牙將)都可以召降,這使得遊戲產生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兩個金靈聖母對打),另外我玩的時候,出現一個非常嚴重的 Bug,就是降服金靈聖母之後,敵方每關都出現一堆金靈聖母(還打不死勒)折磨人的 Bug。
講到封神演義,不可缺少的就是法寶了,但是遊戲內取得法寶的途徑十分怪異,竟然是在地圖上到處挖挖看有沒有,沒有提示也沒有限定人選,你可以想像黃飛虎使用穿心釘嗎?平凡人也能使用法寶,那這些修道的人士,真的是要哭了。
下圖是聞太師的法寶。
下圖是遊戲戰鬥時的編成畫面,跟太平記一模一樣,先決定出陣兵種。
在決定陣勢,這裡唯一跟太平記不同的是,可以任意決定主將的位置,還能任意擺放兵種位置,但是這類的操作太過繁複,消耗了玩家不少的時間。
真正遊玩的時候,我不是說服敵方武將,就是直接單挑,這樣速度快,玩起來比較沒有那麼悶。
下圖是武將單挑畫面。
戰場上實際兩軍大混戰的畫面。
在各大地圖上,佈滿了許多村落,可以派部隊前去佔領,尚未佔領前,村落會以藍色字表示。
佔領後會變成黃色字,實施佔領的部隊必須配備兵力,否則系統會提示無法佔領。
佔領村落後,可以直接在裡面進行補給,實際上是搜括啦。
下方是每關卡勝利的畫面。
結局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